服務熱線
臭氧是氧的同素異形體,在常溫下,它是一種有特殊臭味的藍色氣體。臭氧主要存在于距地球表面20公里的同溫層下部的臭氧層中。它吸收對人體有害的短波紫外線,防止其到達地球。
臭氧的性能
【中文名稱】臭氧
【英文名稱】Ozone
【結構或分子式】
O原子以sp2雜化軌道形成離域π鍵(三中心四電子體)。分子形狀為V形。極性分子
【相對分子量或原子量】48.00
【密度】氣體密度( 0℃,g/L)2.144;液體密度(-150℃,g/cm^3 )1.473
【熔點(℃)】(固)-251.4
【沸點(℃)】(液)-112.4
【性狀】
氣態臭氧厚層帶藍色,有刺激性腥臭氣味,濃度高時與氯氣氣味相像;液態臭氧深藍色,固態臭氧紫黑色。
【用途】
用于水的消毒和空氣的臭氧化,在化學工業中用作強氧化劑。
【制備或來源】
主要的制臭氧技術有:電解法、核輻射法、紫外線、等離子體及電暈放電法等幾種。應用比較廣泛的是臭氧發生器放電氧化空氣或純氧氣成臭氧,紫外線殺菌燈分解空氣中的氧氣形成臭氧。即應用高能量交互式電流作用空氣中的氧氣使氧氣分子電離而成臭氧。
高錳酸鹽和強酸反應可以生成臭氧(O3)。
分子式O
【各原子價態】 一個+2/3,兩個-1/3
特別注意:因為臭氧特殊的π鍵,故臭氧轉化為氧氣是一個氧化還原反應,
2O==3O2轉移電子數為4/3mol.
起源
英文臭氧(Ozone)一詞源自希臘語ozon,意為“嗅”。
西班牙文名稱為Ozono
臭氧具有等腰三角形結構,三個氧原子分別位于三角形的三個頂點,頂角為116.79度。
1840年德國C.F.舍拜恩在電解稀硫酸時,發現有一種特殊臭味的氣體釋出 ,因此將它命名為臭氧 。當大氣層中的氧氣發生光化學作用時,便產生了臭氧,因此,在離地面垂直高度15~25千米處形成臭氧層,它的濃度為0.2ppm。臭氧的氣體明顯地呈藍色,液態呈暗藍色,固態呈藍黑色。它的分子結構呈三角形 。臭氧不穩定,在常溫下慢慢分解 ,200℃時迅速分解 ,它比氧的氧化性更強,能將金屬銀氧化為過氧化銀 ,將硫化鉛氧化為硫酸鉛,它還能氧化有機化合物,如靛藍遇臭氧會脫色 。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較氧大,0℃,一標準大氣壓時,一體積水可溶解0.494體積臭氧。臭氧能刺激粘液膜 ,它對人體有毒 ,長時間在含0.1ppm臭氧的空氣中呼吸是不安全的。臭氧層能吸收大部分波長短的射線(如紫外線 ),起著保護人類和其他生物的作用,但氯氣和氟化物促使臭氧分解為氧 ,破壞了臭氧保護層,成為人類關注的重要環境問題之一。通常都借助無聲放電作用從氧氣或空氣制備臭氧,臭氧發生器即根據這一原理制造。利用臭氧和氧氣沸點的差別,通過分級液化可得濃集的臭氧。臭氧是強力漂白劑,用于漂白面粉和紙漿,用臭氧消毒飲用水,水中只含氧,無特殊氣味。它還用于污水處理。
臭氧極易分解,很不穩定。它不溶于液態氧,四氯化碳等。有很強的氧化性,在常溫下可將銀氧化成
氧化銀,將硫化鉛氧化成硫酸鉛。臭氧可使許多有機色素脫色,侵蝕橡膠,很容易氧化有機不飽和化合物。臭氧在冰中極為穩定,其半衰期為2000年。
1785年,德國人在使用電機時,發現在電機放電時產生一種異味。1840年法國科學家克里斯蒂安·弗雷德日將它確定為臭氧。
在紫外線輻射下,通過電子放射或暴曬從雙原子氧氣可自然形成臭氧。工業上,用干燥的空氣或氧氣,采用5~25kv的交流電壓進行無聲放電制取。另外,在低溫下電解稀硫酸,或將液體氧氣加熱都可制得臭氧。
臭氧可用于凈化空氣,漂白飲用水,殺菌,處理工業廢物和作為漂白劑。
在夏季,由于工業和汽車廢氣的影響,尤其在大城市周圍農林地區在地表臭氧會形成和聚集。地表臭氧對人體,尤其是對眼睛,呼吸道等有侵蝕和損害作用。地表臭氧也對農作物或森林有害。
物理性質
性質
數據
分子量
47.99828
沸點
-111.9℃
熔點
-193℃
臨界溫度
-5℃
臨界壓力
92.3atm
等張比容
75.7(90.2K)
生成熱
-144KJ/mol
在水中的溶解度ml/100ml
49.4
常用臭氧數據
1.臭氧發生器的規格是按照臭氧產生的重量單位劃分的。臭氧產量的單位是mg/h或g/h(毫克/小時、克/小時),即臭氧發生器工作1小時能夠產生多少重量單位的臭氧。
2.臭氧在空氣中的濃度單位是ppm或mg/m?;臭氧在水中的濃度單位是ppm或mg/L。換算方法:在空 氣中時1ppm=2 .144mg/m?;在水中時,1ppm=1mg/L。
3.臭氧在大氣中達到一定的濃度時就會造成環境污染。我國規定在居住環境,臭氧濃度超過0.16mg/m3時就構成空氣污染;在作業場所,臭氧濃度超過0.2mg/m3時就構成污染。
1.臭氧濃度檢測儀 來自德國安思羅斯公司基本原理
1.1檢測原理
我們知道地球大氣層上有一層臭氧層,科學家們已經發現臭氧層能吸收紫外線,研究表明臭氧僅對波長253.7nm的紫外線具有最大吸收系數,在此波長下紫外線通過臭氧會產生衰減,符合蘭波特——比爾定律。該方法已被美國等國家作為臭氧標準分析方法。該臭氧檢測儀就是采用紫外線吸收法的原理,用穩定的紫外燈光源產生紫外線,用光波過濾器過濾掉其它波長紫外光,只允許波長253.7nm通過。經過樣品光電傳感器,再經過臭氧吸收池后,到達采樣光電傳感器。通過樣品光電傳感器和采樣光電傳感器電信號比較,再經過數學模型的計算,就能得出臭氧濃度大小。
1.2臭氧濃度檢測儀
濃度數學計算模型
臭氧濃度數學模型(如公式一)是根據Lambert and Beer定律推出的。
在這個臭氧濃度計算公式中,只要知道樣品電流、采樣電流和臭氧吸收池距離,那么我們就可以計算出臭氧濃度大小。由于,臭氧吸收池的距離的限制,最大臭氧濃度只能測到300 O3 g/m。
1.3電路原理的實現
基本電路由電源部分、紫外燈控制、紫外光線樣品檢測、紫外光線采樣檢測,對數放大器Log100、模擬輸出及顯示六大部分組成。
2.臭氧濃度檢測儀
基本 結構
檢測儀主要由低壓紫外燈,光波過濾器、入射紫外光反射器、臭氧吸收池、樣品光電傳感器、采樣光電傳感器、輸出顯示、電路部件構成。(如圖2)
3. 主要技術指標
3.1 可顯示單位:O3 g/m ,mg/ m ;ppm
3.2 測量范圍:0~10 O3 g/m , 0~100 O3 g/m , 0~200 O3 g/m
4.1 校準儀器校準
采用德國安思羅斯公司GM—PRO標準臭氧檢測儀對已生產的臭氧檢測儀進行分布選取10個測試點對比,誤差范圍控制在+1 %以內為合格。
結論
本文研制的臭氧濃度檢測儀采用了紫外線吸收法,單點光源、雙光路檢測、體積小、精確度高、穩定性好、可以連續工作;其測量范圍寬,最大測量范圍300 O3 g/m。另外,該檢測儀還具有0/4—20 mA模擬輸出,可以與臭氧發生器,PID調節器組成臭氧閉環自動控制系統。